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伊尹湯液經>> 咽痛第三十三
咽痛上篇
少陰病二三日,咽痛者,可與甘草湯。不差,可與桔梗湯。
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,甘平右一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溫服七合,日再服。
桔梗湯方 桔梗一大枚,辛微溫 甘草二兩,甘平右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溫再服。
少陰病,咽中痛,半夏散及湯主之。
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,辛平 桂枝辛溫 甘草炙,甘平右三味,等分,各異搗,合治之,白飲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若不能散服者,以水一升,煮七沸,内散兩方寸匕,更煮三沸,下火,令小冷,少少含咽之。半夏有毒,不當散服。
此處最後頗異"半夏有毒,不當散服’。既是如此,又何必出方半夏散?疑此句爲後人注解,非原文入此。疑,當考。)少陰病,咽中傷,生瘡,不能語言,聲不出,苦酒湯主之。
苦酒湯方 雞子一枚,去黃,内好上苦酒于殼中 半夏洗,破如棗核,十四枚,辛平右二味,内半夏着苦酒中,以雞子殼置刀環中,安火上,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。不差,更作三劑愈,傷寒六七日,其人大下後,脈沉遲,手足厥逆,下部脈不至,咽喉不利,唾膿血,洩利不止,爲難治。屬麻黃升麻湯。
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去節,二兩半,苦溫 知母十八铢,苦寒 萎蕤十八铢,甘平 黃芩十八铢,苦平 升麻一兩六铢,甘苦平,微寒 當歸一兩六铢,甘溫 芍藥苦平 桂枝辛溫 石膏碎,綿裹,辛微寒 幹姜辛溫 白術苦溫 茯苓甘平 麥門冬去心,甘平 甘草炙,甘平,各六铢右一十四味,以水一鬥,先煮麻黃二沸,去上沬,内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一炊間當汗出愈。